线路
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
游客保障
网站导航
目的地攻略 > 中国 > 江西 > 赣州 > 大余 > 大余指南
大余旅游Dayu

欢迎您访问大余!

想去0

去过0

当地介绍

大余县古称南安,位于江西省西南端,居章水西源,庾岭北麓。全境东西长127.5公里,南北宽25公里,总面积1367.63平方公里。辖17个乡镇,总人口近28万。 大余历史悠久,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。大余秦时设关,隋开皇10年(590年)置县,北宋淳化元年(990年)设南安军,辖大庾、南康、上犹三县,赣南开始形成南安与虔州(赣州)并列的两个地级行政中心,元十四年(1277年)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,明洪武二十五年(1365年)改南安路为南安府,一直沿袭至民国初年,辖大庾、南康、上犹,崇义四县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 大余“南控百粤,北挹三江”,自唐朝开元年间开凿庾岭梅关古驿道后,中原的优秀文化、名优特产和外域的文明、科技在这里频繁穿越,相互交流,以致出现了“商贾如云,货物如雨,万足践履,冬无寒土”的繁荣景象,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。 大余资源丰沛,是驰名中外的“世界钨都”。大余储蓄有钨、钼、锡、稀土等20多种矿产资源,其中钨矿以其质量好、品位高而著称于世,有“世界钨都”之称。大余的水利电力资源丰富,理论蕴藏量12.4万千瓦,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5.26万千瓦,目前全县总装机容量1.28万千瓦,发电量达5700万度,是全国首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。大余是全省36个重点产材县之一,现有林地129万亩,活立木蓄积430万立方米,毛竹蓄量2800万根,森林覆盖率为74.4%。 大余工业基础雄厚,是江西省的重点工业县之一。地方工业约500家,其中创汇企业达13家。工业产品有300种,有20多个产品荣获国优、部优、省优称号,形成了以食品、服装、冶金、建材等支柱产业。尤以食品工业发展迅速,“牡丹亭”牌多味花生、南安板鸭等产品蜚声大江南北、誉满海内外。目前,大余已成为江西的食品工业大县。以中大集团公司为龙头的服装加工是大余的一大工业支柱,创出了“南安”牌羽绒衣和“好学生”牌衬衫等产品品牌。大余是全国最大的钨生产加工基地,除四大中央钨矿外,有年产千吨以上的地方钨矿2家和年加工能力千吨以上的钨制品加工企业2家,钨精矿获国家银奖。 大余县致力于矿产品深度加工,先后开发生产了仲钨酸铵、钨酸钠、兰钨等新产品。 大余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,是享誉江南的“中国端香之乡”。大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,着力抓好粮食、花卉、白鸭、生猪、果业、地鸽、林业、小食品加工等八大产业经营,逐步形成了金边瑞香、地鸽、大余白鸭和果业开发等农业支柱产业。尤以金边瑞香为主的花卉产业发展迅速,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,产值达1.79亿元。大余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“中国瑞香之乡”。与此同时,特种养殖业方兴未艾。地鸽养殖达200多万羽,成为全国最大的地鸽集散地。果业生产成效显著,已建成长坑、西山庄园式立体开发万亩果业基地和323国道沿线万亩橙柚带,大余甜柚、脐橙、蜜梨远销全国各地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 大余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,是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。大余交通便利,323国道横穿县境,距京九线南康站50公里,赣州机场80公里,距京广线韶关站130公里,区位优势明显。坚持规划高起点、建设高标准、管理高水平的原则,加大了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力度,按照“一城联十镇”的布局,采取招商建城、引农造镇等多种办法,着力改善投资环境,城镇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,城镇面貌焕然一新。城镇绿化面积达8.6公顷,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%,人均绿化面积5.01平方米,城市面貌日新月异,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县级卫生城、县城建设文明单位、城镇绿化先进单位和赣州地区卫生城,是全省三个综合整治市容环境示范县之一。理想的区位优势、完善的基础设施、宽松的投资环境,使大余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点。 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,财政收入8600.9万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.73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.88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。大余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